從「十萬個為什麼」的關鍵字及生活經驗裡,我們找出生活中許多的科學應用,透過腦力激盪,架構起「生活中的科學」主題網。
 |
 |
▲開放討論、腦力激盪 |
▲把想到的靈感、找到的資料化為一張一張的字條 |
 |
▲再予以分類、歸納 |
再一次檢討:邏輯性、完整性,似乎還有些修改的空間...這樣的流程,讓小孩反覆練習,逐漸給予更大的彈性、空間,以及討論的獨立性,有一天…孩子的規劃與執行能力,就會出來。
主題網分成三組上台報告,第一和第三組都是以場所(如住家、學校、公共場所)當第二層架構;第二組是以功能(如食、衣、住、行)當第二層架構。許多小孩還查了很多資料把許多科學的應用(科技產品)掛在第三層,再加上應用原理(第四層)。不過...許多科技產品都用到電或磁或熱...那麼,最後一層不就全打在一團了嗎?結果,最後表決「全班的主題網第二層該放甚麼」時...居然,大家都投「應用原理」!所以,明天有得忙了,因為主題網大翻盤,得要重頭來過囉! 咦? 卻見...小孩都笑得好開心,紛紛表示:這樣比較合理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