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要利用捲尺量小板凳,應該要量哪起個地方呢?我們從形狀概念開始,長方形與正方形有什麼一樣的地方?有什麼不同的地方?小孩們觀察黑板上的兩種圖形說—
陳彥:它們的角都有四個
奕廷:它們的邊都有四個
芃葳:長方形比較大
朝瑋:長方形的邊比較長
修齊:長方形有一個邊比它(正方形)長
乖乖:長方形比較大,正方形比較小
將小孩們的想法連結我們做的小板凳後,我們在椅子上找出可以量的範圍,分別是長、寬與高—
捲尺要如何使用呢?捲尺上有兩種刻度,一種是英吋,單位比較大,一種是公分,單位比較小,兩種數字大小不同,而且在公分數列裡,每10公分為一個單位會變成紅色的,再繼續沿著數幾格就是它的長度,大家除了了解它的意義,也要練習辨識數字喔!
雕刻技術 — 陰刻(凹版)與陽刻(凸版)
利用鐵槌、鑿刀和雕刻刀 , 大家努力的敲敲打打著 , 沿著細微的線條,將雕刻刀精準的對著線條 , 拿好鐵鎚用力的敲下去 , 精心設計的圖案也在一敲、一捶間漸漸成形。
在刻度上, 捲尺 必定具有基本的「公分」刻度,並於每 10 公分處作一明顯標示( 一般是改變字體顏色 );尺的另一邊,則可能搭配英吋或其他量單位,比較嚴謹的還會附上一些中國式木蘭尺的堪與(風水)參考字樣。
陽雕:
雕刻製作時,把圖案保留,而將背景部份用雕刻刀具挖凹 ( 並不穿透 ) ,使主題部份凸出顯現出來,如圖章、神碑、板印模 等,大都以住屋或廟宇雕刻裝飾為主。
陰雕:
其表現技法與陽雕的製作方式恰好相反,雕刻刀具將所要表現 的圖案或文字雕凹而成。
雕刻技術 — 陰刻(凹版)與陽刻(凸版)主題本紀錄
大家利用主題本記錄兩種對比的雕刻技巧,先是利用剪刀在厚紙板上剪出圖案 , 再用描摹的方式畫下來 , 接著選出代表陰刻和陽刻的部分 ,仔細的上色,大家的概念越來越清楚囉 !
小小雕刻達人 — 構圖
這是孩子們在木頭上繪製的雕刻設計圖 , 之後再使用雕刻刀,一刀、一刀的刻出紋路來 !
小小雕刻達人 — 雕刻刀的使用與選材
除了用木頭雕刻之外 , 大家也試著在陶板上雕刻出圖案 , 陶土的性質軟, 大家可以很容易在上面用雕刻刀刻出想要的圖案 , 雖然是新的嘗試 , 孩子們的表現還是很棒 ! 專注、認真的在陶板上呈現想法 !
雕與塑
一般而言 " 雕 " 即是將堅硬的石頭或木頭等不必要的部份除去,而留下滿意的造形,雕亦可說是由外向內 " 減 " 的形式,以表達空間藝術,包含 金、玉、石、木、骨、牙、角、竹漆 等的雕刻,種類繁多。雕刻又可區分為 雕和刻 ,雕是指在立體的材質上,所從事的一種三度空間的藝術工作與創作。刻是指在平面上的一種雕刻行為如印章的雕刻稱為刻章,而不稱為雕章。木刻板畫也不稱為木雕版畫等。
" 塑 " 則是以手指頭將柔軟的黏土、材料,慢慢的堆砌成理想造形,它是由內向外 " 加 " 的形式,基本上是用加的作法,從無到有,由少到多,而雕刻卻是由多到少,由實到虛。雕塑的目的,就是要把造形形象化,借此來傳達作者的思想和感情,所以造形是雕塑風格最重要的因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