媒體報導


2009/10/28
  用心愛土地─諾瓦小學 / 國際珍古德教育及保育協會 / 根與芽電子報

上一篇列表下一篇



【圖文╱張淯蒼】

諾瓦小學位於龍潭渴望園區內,主要特色是以主題來發展課程網路脈絡,孩子們的教室不只侷限在校園內,老師們把教室拉到戶外,讓小孩因親眼看到而有所悸動,加深了他們學習的動力,這是在諾瓦小學上學最幸福的地方。

誠如博士所說:「唯有瞭解才會關心;唯有關心才會行動;唯有行動,生命才有希望 。」所以在我們認識這塊土地的美麗內涵後,便讓小孩討論如何去動手保護這塊土地,發揮根與芽的真正精神。

小孩的集思廣益-主題網

主題課程的主體是孩子,以三、四年級的小孩為例,這學期的主題為-「台灣的海岸」,學期初我們讓小孩去聯想台灣的海岸能想到些什麼?珊瑚礁、招潮蟹、汙染、漁業……等,各式各樣的聯想集合在黑板上,再試著將這些聯想作分類,這就是我們這學期上課的內容。每當上完一個段落,我們會不停地回去修正主題網,看看哪些和我們當初所想的不同,並逐步地去擴充。


體驗先民產業 與濕地作朋友
夜宿海生館觀察珊瑚礁生態系 觀察老梅石槽地形







台灣就是我們的教室

如果只是從課堂上去告訴孩子,招潮蟹有多可愛,黑面琵鷺之舞有多麼優雅,那種感動可能只是短暫的,從台灣的海岸我們想到了各種生態系、產業、地形地貌、港口種類及跟歷史發展……等。我們從台灣的地形出發,到野柳觀察不同的地形地貌;實際下鹽田、蚵田去看看近海的產業及先民的智慧;我們也實地走訪王功、七股、許厝港濕地,靜靜地趴在地上,學習唯有先安靜的等待,才能跟這些濕地生物作朋友;夜宿海生館,了解珊瑚礁生態系中的生物,晚上到底在做些什麼。

泡過鹽水的柳丁皮,加上冰糖烹煮後即是美味的果醬喔! 利用鹽的脫水性,來製作泡菜。 製作蠟台灣,不同的豆子代表的是不同的海岸。 蚵殼門簾

不只是把課程拉到教室外,我們更加了許多動手DIY的內容,製作蠟台灣,認識沙岸、岩岸、珊瑚礁海岸的分界;製作泡菜、果醬等,讓孩子了解鹽在生活上的實際應用;不單單只是科學應用,還有藝術創作蚵殼門簾,利用蚵殼和漂流木,並藉由學校寒冬送暖園遊會,將之義賣,並將所得捐給屏東勝利之家,奉獻我們的愛心。


因為認識,才有愛

因為認識這塊土地的生物之美、歷史之美、產業之美後,我們試著去討論旅程中所看到的問題。
「一年中,有多少候鳥因為誤食人類丟棄的垃圾而死去?」
「一年中,因為船的漏油事件,讓多少生物失去了家?」
孩子們在找尋解答的同時,也撼動了他們的心,因為我們看到了「人類」正在一步一步危害自己生活的土地,因此進而開始去想如何能盡我們的棉薄之力,而我們想到了淨灘。雖然短時間內還是無法恢復海灘的純淨,但我們至少踏出了希望的第一步。

發表我們的愛地球宣言。 許厝港的淨灘活動
滿地的玻璃罐,實在讓人擔心,連孩子都搖頭 我們去大園許厝港淨灘,那邊的垃圾多的像山一樣,我們撿了很多,但那只是冰山一角;即使如此,我們還是要為這個地球上的生物盡一份心力。(李軍)




   

上一篇列表下一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