諾瓦小學 諾瓦幼稚園  
諾瓦小學 主題課程 | 課程紀錄




   

認識種子內部構造 ( 2010/10/11)

上一篇列表下一篇




觀察、比較、認識完不同菜籽後,小孩對於種子的「裡面」產生好奇。「我有一次吃完橘子,然後很用力的咬開籽,發現籽裡面是綠色的喔!」「還有香蕉的,黑色的」「那綠豆呢?之前種的綠豆呢?」請班上的大力士翰來撥撥看,能不能撥開來。「我很用力了!好像有點難,我再用指甲試試看!」經過幾番嘗試,好像都沒有用,正當苦惱之際,開始有人有不同的想法。「所以說,我們要把種子變軟一點,才可能撥開」「對了!我媽媽煮的綠豆湯就是綠豆軟軟的」「可是,這樣會爛爛的」「那……怎麼辦」「啊!我知道了,我記得之前我們這組做的實驗,我們的實驗是:不加土,只用水種綠豆,我發現第二天的時候,我們那一組的綠豆皮都破開,我有用手摸摸看軟軟的,裡面還有白白的小芽,可以這樣試試看喔!」

於是,在前一天的晚上將綠豆浸泡到隔天上午,「咦!」小孩首先小心的將綠豆皮撥開,露出完整的且白皙的「白綠豆」,再將它沿著痕跡撥開成兩半,經過一夜之後的綠豆已經開始有了小芽。小孩陸續將觀察到的綠豆樣貌畫在黑板上,且仔細比對泡過水與沒泡過水的差別。


綠豆由外撥到內的每一個部分都有它自己的名稱:外露的綠色是「種皮」,撥開成兩半的米白色是「子葉」,而長出來的小芽叫做「胚」。透過實作及記錄,對於種子的認識更加深刻。


 

上一篇列表下一篇



一年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