諾瓦小學 諾瓦幼稚園  
諾瓦小學 主題課程 | 課程紀錄




   

牧場動物介紹 ( 2012/03/19)

上一篇列表下一篇




對牧場動物有初步的瞭解後,我們針對學校所擁有的牧場動物進一步認識:以羊作為例子好了,學校的山羊長什麼樣子?是什麼品種?外型與其牠品種如何區分?山羊吃什麼?吃多少?一天吃幾餐?山羊有沒有特別的習性?山羊是群居還是單獨生活的動物?山羊如何繁殖與育幼?照顧山羊需要注意什麼?

大家將所查詢到的資料以文字、圖片或照片的方式呈現在主題本中。宥傑還想到一個大家都沒注意到的方向:雞的「經濟價值」。最早的「牧場動物」飼養目的就是為了「經濟價值」:肉用、奶用、蛋用,羽毛、毛皮,甚至排泄物都能利用呢!




資料統整與分享


接下來換大家當小老師,將各自研究到的動物資料分享給大家認識。
只見大家手拿紙本資料,比手畫腳的交換訊息,同一組的孩子要將資料整合起來,先消化吸收一番,想一想要如何有趣的呈現在大家的面前。

「介紹」要能吸引大家的目光與耳朵,勢必下一番苦功,除了比對同組找到的資訊是否一致、正確,還要分辨出哪個部份的資訊最有重要、是大家最想瞭解的,接著以圖畫與簡單的標題文字呈現,再輔以詳細的解說。

準備好了嗎?上場囉!
「瓦力的品種是撒能,瓦莉的品種是努比亞……」
「鵝是草食性的,會吞石頭到肚子裡幫助消化……」
「綠頭鴨是飛行速度第五快的鳥類……」
「學校的雞有黑羽土雞、紅羽土雞、珍珠雞、烏骨雞……」
「大嘴鳥除了會啄水果吃,也會吃小蟲子、甚至是剛孵出來的小鳥……」

謝謝大家,我的報告結束了!
謝謝大家,我上了寶貴的一課。

陶土創作∼牧場動物

對牧場動物更進一步的認識,也展現在指尖。 揉揉捏捏,鵝的脖子是怎麼彎?我要給鴨一個下蛋的窩,山羊是如何站?我曾看過雞跑到羊舍去找食物,咦?大嘴鳥有幾隻腳趾頭?……

捏塑之間,展現對細節的觀察,嘗試對力學的掌握,表達對動物的關懷。

 

上一篇列表下一篇



一年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