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畫有小紅帽的故事內頁被裝入主題本裡時,小孩們忍不住常去翻開自己的故事作品,回味自己安排了哪些背景、畫面有哪些角色出現,故事連結到了哪裡。我們和大家討論一些製作過程的問題,希望以三隻小豬的故事為例,做出更精彩的創作。
大家聽過不同版本的三隻小豬後,又欣賞劇場版演出,雖然此故事角色不多,可是劇場版的情節卻有很多改編之處,小孩看著看著完全融入其中,不斷隨劇情轉折起落大聲歡笑或是緊張的張嘴高呼。小孩看完都說三隻小豬好好看喔!跟故事書寫的不一樣!我們也想知道,小孩看了第二齣舞台劇後有沒有新的發現或是一些感想。
三隻小豬影片欣賞分享
今天看的故事內容跟之前聽的故事有哪裡不一樣?
宜軒:豬小弟的磚頭房子會打開(指的是最後一幕豬小弟的家是展開呈現的,
屬於活動佈景)
子賢:大野狼的衣服有換(剛開始是一般服裝,後來換成肌肉裝),
第一次穿的跟第二次不一樣!
顏睿:有爸爸
明恕:有森林,一開始大家是在森林裡,吃早餐和坐木頭椅子
宥潾:豬大哥的房子,大野狼開始吹,第一次動一點,第二次才吹倒!
他的房子一樣是稻草屋!
苡安:豬小弟蓋房子蓋到晚上,豬大哥和二哥有去幫忙,豬小弟說不用,
但是蓋到一半就倒下來!
宥宏:豬的衣服
聖龢:豬小弟的房子有打開來!
(指的是最後一幕豬小弟展開的家和當初蓋房子時看到的樣子不一樣)
子賢:磚頭的房子有倒下來(蓋到一半!)
宇瀚:大野狼和大哥、二哥打架時有出現投擲器(利用蹺蹺板原理將木頭與磚頭放一邊,另一邊把大野狼彈出去!)
詩?:豬的耳朵比較尖
知妤:大野狼吹豬小弟的房子有打開!(三隻小豬躲在磚塊屋裡,大野狼在外猛吹,房子內部是呈現展開的佈景)
柔萱:豬爸爸豬媽媽有去看小孩的房子!豬大哥和豬二哥有出來,大哥背被子,二哥背鍋子,他們在外面注意大野狼有沒有來,保護豬小弟!

三隻小豬他捫有甚麼不一樣?怎麼分豬大哥、豬二哥和豬小弟?
宇瀚:豬大哥在睡覺,豬二哥在煮飯
佳宸:豬大哥愛睡覺
從哪裡看的出來?
柔萱:他坐著也會打瞌睡
苡安:他唱我最喜歡睡覺
豬二哥呢?
鎧謄:他喜歡吃東西
從哪裡看得出來呢?
鎧謄:他一直在吃飯
宜軒:他喜歡吃糖果、零食和點心!
豬小弟呢?
定澤:豬小弟喜歡看書
佳 宸:他喜歡上課、讀書
苡安:是唸唐詩
知妤:我家有那本書!
子亮:他喜歡工作
豬爸爸媽媽為什麼要偷看?
宥珊:他們是要看房子蓋得怎麼樣!
柔萱:因為考試
子竣:因為豬爸爸媽媽擔心
明恕:因為他捫在路上遇到大野狼
為什麼要擔心,還要他們去蓋房子呢?
知妤:因為他們長大了!爸爸媽媽要讓他們試試看!
大野狼出現幾次?
宜臻:兩次,第一次吹倒房子
大野狼如何捉小豬?
沂宸:第一次先用吹的
明恕:他有分兩批,後來又3次!(大野狼來兩次,三次指分別襲擊三隻小豬的房子)
顗竣:他去吹大哥的房子
宥綸:他先吸,再吹大哥的房子!
大野狼出現兩次,第一次怎麼抓小豬?
柔萱:小豬有發現他,小豬們繞著房子跑!大野狼還被小豬們彈飛出去!
子竣:還有用木頭
宥珊:他有回去養肌肉,是拿重的東西!
佳耘:他有舉重(她比動作解釋)
宥珊:回去做運動
大野狼變厲害之後又回來?
加榆:他是去學功夫是空手道,用手刀劈開瓦片!
大野狼練好身體之後,如何捉小豬?
子胤先說:忘記了!後說:用吹的吹倒豬大哥的房子
大野狼如何對付豬二哥的房子呢?
顗竣:他拔木頭
那豬小弟的房子呢?
沂宸:他就一直敲破壞,第一次用吹的,第二次用撞的!
子竣:頭還倒下去!
大野狼最後怎麼辦呢?
俞諾:從煙囪,豬小弟用煙燻
沂宸:大野狼拿梯子
大野狼爬進去,然後呢?
為什麼小豬知道大野狼來了?
靖?:聞到臭臭的味道,是豬二哥聞到的!
為什麼豬大哥、豬小弟沒聞到?
顗竣:因為他們沒有在中間(指她們身處房子較邊邊的地方)
加榆:因為豬二哥的鼻子很靈
大野狼從煙囪爬下來,什麼在等著他?
聖龢:豬小弟用木頭點火,大野狼著火,
子亮:被燙死了!
顗竣:他被燙到尾巴,然後跳出去,然後說:我再也不敢了!我再也不吃小豬了!
戲中有唱歌嗎?
佳耘:有
他們唱什麼?
宥潾:有唱三隻小豬
明恕:我們不怕大野狼
知妤:我不怕大野狼
誰有仔細看?大野狼吹房子時,他是怎麼吹的?
顗竣:有『呼』!
還有呢?
顏睿:他有做動作
柔萱:房子有移動
子竣:有個布會拉起來,有的從旁邊!(一邊說一邊比手勢說明,指的是布幕)
為什麼戲中燈光會突然黑掉?
柔萱:他們在搬東西
從大家分享的內容來看,小孩的確注意到一些在舞台上所發生的細節。像是一再被提到的會打開的磚頭屋,其實房子並無真的現場開闔,只是在不同幕時有不一樣的形貌。一個呈現的是蓋房子時不景的外觀,另一個是像把房子牆壁展開,用門區別屋內屋外,清楚觀賞小豬和大野狼間的動作、走位和對話。舞台劇小紅帽表現奶奶的房間那一幕佈景也是用相同的手法,不過孩子還未注意或提過。因為三隻小豬的故事重點便是那三間房子,大家很自然的把注意焦點擺在房子上,所以有關房子的外觀變化、使用材質、大野狼如何攻擊、房子發生甚麼事情,都難逃小孩雪亮的雙眼。
再來,布幕升降、開闔也被注意到,還有人看影片時突然問為什麼螢幕變黑黑的?是不是停電了?常常到現場看戲的柔萱連忙解釋:他捫趁黑黑的的時候搬東西,才不會被發現。
由於三隻小豬的個性鮮明,小孩也能學習藉由觀察角色所做的動作、唱的歌、對話內容,判斷角色彼此間的個性和喜好,這點就不像道具布景那些硬體東西那麼直接易辨,更有深度了。既然大家對三隻小豬這齣劇看的如此仔細,繪製稻草屋和木頭屋,有些孩子會極力想表現出房子的材質紋理,如一根根的稻草組合, 用釘子釘的一片片木板,更厲害是還把這些房子的外觀畫得不太堅固的樣子,非常符合故事的情節。至於磚塊屋四平八穩的,反而最容易畫,有小孩提醒要畫煙囪,這樣大野狼才能從煙囪爬進去。最後一幕圖畫,是畫豬小弟家的內部,展開的房子就是這個意思。另外這些不同幕的背景圖,小孩改用大鉛筆或黑色筆來畫,搭配用彩色畫的角色,形成明顯對比產生背景與角色的前後感。還有鑑於之前主角外型常變來變去的現象,角色無法前後連貫,所以小孩也試著練習將角色的外型明確設定,讓人閱讀時可以明確辨認。三隻小豬的外型很相像,但小孩利用服裝顏色、款式或配件來區別他捫,甚至有小孩想到豬大哥和豬二哥愛睡、愛吃、不愛動,應該肚子要畫胖一點,豬小弟喜歡做事所以比較瘦。
雖然大家還未開始演戲,不過越來越多在舞台上運用的元素和細節,孩子逐一觀察紀錄下來,看來大家潛力無窮。

孩子描畫的稻草屋一點也不含糊,是一根根稻草組合而成,不規則的木片釘成風味十足的小木屋和使用疊造的磚塊屋,表現房子的堅固感,這些細緻的圖畫,營造出故事的情境。
d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