材料:回鍋油500g,氫氧化鈉69g,水170g、色素、精油少許
作法:
1.先將回鍋油加熱至50度
2.氫氧化鈉倒入冷水中攪拌
3.氫氧化納溶液倒入回鍋油中充分攪拌(可加入色素和精油調色和增加香氣)
4.倒入模型中,放置陰涼處風乾即完成
小孩玩肥皂泡泡玩得開心極了,但肥皂怎麼來的?有些小孩說:「肥皂是泡泡做出來的!」,
因為搓肥皂泡泡就會出現,但事實上,肥皂是用油加上其他原料所製,大家訝異極了!「可是,油不是怕肥皂嗎?」,「肥皂泡泡可以把油包起來呀!」,根據之前所做的實驗,小孩覺得油和肥皂清潔劑是敵人,怎麼可能用油做肥皂?

我們先換個方向來討論,大家家中是使用過的油會怎麼處理呢?小孩說:「倒進水槽裡用水沖走」。大家面面相覷不曾留意過。我們討論到回鍋油可不可以倒進水槽裡的問題,小孩都說不行,因為水管會被髒髒的油污塞住,那不能倒掉該怎麼辦呢!。有小孩想到:「要回收」,因食用使用多次的油,吃了有礙身體健康,直接倒掉又會汙染水源或土壤,最好的辦法就是回收,裝瓶後請清潔隊回收,不過這次我們可要大大利用這些回鍋油來做成新肥皂。聽到做肥皂,小孩的直覺反應是:「那肥皂會黏黏髒髒的很油嗎?」,當然不會,因為那樣的肥皂就沒有人敢用了!
製成肥皂的過程中,必須加入一種叫做氫氧化鈉的白色顆粒物,它會讓回鍋油變成硬硬的肥皂,清潔能力很強,可用於清潔像是廚房油垢、馬桶尿垢、浴廁磁磚等,因為我們使用的是回鍋油,不適合拿來洗手或潔淨皮膚,若要製作具保養效果的手工皂,可參考相關資料,不同的油品組合做出的手工皂顏色、滋潤度、硬度及洗淨力都會有差別。
首先我們到廚房向小溫叔叔拿了500g的回鍋油,用瓦斯爐加熱至50度,油溫不可以太高,過高的油溫遇水會造成油爆,接著將氫氧化鈉慢慢的倒入水中攪拌(此步驟由我們操作),因為氫氧化鈉加水後可立即產生高熱(90℃),所以二者混合及攪拌時,動作要極為小心,而且氫氧化鈉為強鹼,必須要戴橡膠手套操作,萬一不小心溶液觸及皮膚,要立即以清水充分沖洗乾淨,另外在攪拌初期會有鹼煙冒出,味道刺鼻,要避免吸入(在通風處製作為佳)。 接著將攪伴好的氫氧化鈉溶液倒入回鍋油中充分攪拌,我們發現回鍋油漸漸變成濃稠狀,而且顏色由深咖啡色慢慢變成乳黃色(可加入色素和精油),最後倒
入模型中,放置陰涼處風乾,放置時間愈久肥皂愈硬,效果會更好。這些由自己動手做的肥皂,因為不含磷、界面活性劑等化學藥品,所以在使用的時不會造成環境的汙染,是一個非常良好的廢物利用的實例。
◎天然清潔劑-小蘇打與醋
小蘇打和醋,小孩並不陌生,上學期做麵包和做菜時都曾使用過,它們除了能吃之外,還具有清潔的妙用,但是它們還有更好玩的地方,可以利用小蘇打和醋來做冒泡泡的實驗。首先是小蘇打加入熱水中,會不斷釋放
出許多的小氣泡出來,再來將小蘇打倒入醋裡,馬上像倒可樂一樣,狂冒氣泡,而且氣泡不斷往上衝。小孩見
狀驚呼連連,覺得太好玩了!一會兒氣泡逐漸減少,小孩趕緊再倒入小蘇打又會有相同的情況發生。大家一面做一面說:好像是汽水喔!好想喝一口!不能喝!那很酸耶!
這些氣泡是甚麼?小孩說是『氣』,有人問:「是空氣嗎?」,我們簡單介紹二氧化碳,可樂倒出來的氣泡就是二氧化碳,二氧化碳我們曾在談呼吸作用時介紹過,所以大家還有印象,沒想到汽水和醋加小蘇打也會有二氧化碳。實驗剩下小蘇打和醋的溶液,大家繼續做清潔的實驗,可以把有點生鏽的鍋子和殘留水垢的玻璃刷洗乾淨。既然有這麼好的清潔力,那就利用它們把教室的玻
璃刷洗一番。大家鎖定有汙點的地方大刷特刷,很快就刷乾 淨,而且小孩也把刷玻璃當成是遊戲又像是在作畫,一整片的玻璃刷刷洗洗,再用水沖過後,玻璃變亮不少。眾人滿意的點點頭說:看我們把玻璃洗得很乾淨喲!原來醋和小蘇打這麼好用,讓大家一邊玩一邊學以致用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