宜軒媽媽送給我們幾株草莓苗,這些草莓苗長得十分強健,還開著白色的草莓花,小孩看了十分驚 奇。查閱植物圖鑑後,推翻以前我們對草莓的印象,其實草莓不難栽種,只要在向陽的地方就能栽種,而且草莓身強體健,成長迅速,開花以後約30到40天便可採收。大家發現其中有一株苗,已經結果有草莓的形體出現,只是顏色還綠綠的。
大家把這些苗分別種到較深的花盆裡,花盆裡的土已事先拌好大家之前做的堆肥,移植好的草莓灑灑水,到了下午只見草莓白花綠葉迎風搖曳相當顯眼。接下來幾天,小孩每天觀察草莓的生長情況,都有新的發現和回報。草莓果實的顏色漸漸變紅了,而且也越來越大顆了,其他開的草莓花,謝掉後從花托的地方開始膨脹,發育成果實,小孩才明白原來草莓是這樣的長出來的。大家望著這顆逐漸成熟的草莓,不禁發想,把草莓拿來做蛋糕或是做成派不知道該有多好呢! 
陶土創作
花瓶、碗盤等容器是如何用陶土做出來的?上次大家用轆轤體驗手拉坯做出大大小小形狀不同的容器,其實徒手也可以做出容器來,我們教大家使用盤條法來試試看。盤條法 很簡單,把陶土搓成一條條然後盤旋堆疊起來,高度廣度隨自己喜好調整。我們先幫大家繞了一圈,小孩接著運用靈活的雙手,搓出一條條的陶土,剛開始,孩子搓的長度不長,所以是一段段的堆疊相接,或是粗細不同,像是兩頭很粗而中間很細,小孩發現陶土搓太短就得一直修補,反而搓長點比較省力。不過這又牽涉到,要用多少陶土量來搓,有的孩子每次用目視法來感覺,有的是學我們將一塊陶土搓成條狀,然後分成許多小塊 ,每塊大小相仿,這樣搓出來的長條不會粗細相距太大。一條條的陶土盤起堆疊變成一個容器,然後利用之前壓好的陶板,幫容器做底就完成。有些孩子幫容器加所謂的耳朵,就是把手的意思,有的孩子想到將杯子加杯蓋,配成一套,模樣十分可愛。完成後的容器作品,有的是杯子有的是籃子,許多孩子表示要送給媽媽,可以裝東西來用,兼具實用性和美觀性。
面具馬賽克
磁磚也是陶土做成的,我們在資源寶藏間裡收集到不少形形色色的磁磚,剛好可以拿來 玩馬賽克畫。說到馬賽克,小孩是很陌生的,所以我們想先用拼貼畫的觀念帶入。要拼貼甚麼好呢?小孩現在會畫的圖形以人的臉居多,不過還沒有全部的人都會畫,而且有人畫的臉很小,貼小塊紙就滿了,於是我們想找些不一樣的素材給大家創作,最後我們決定用面膜紙給大家試試。
面膜紙現在都是做成一錠錠的,要用時泡在液體裡展開即可。這一幕,小孩可是看的目瞪口呆,怎麼會從一顆顆變成一張臉,而且這個臉還不陌生,因為很多小孩在家裡曾看過媽媽用。我們順便介紹有的土也可以拿來做面膜,像是火山泥和高嶺土,都有人把它塗在皮膚上,吸附髒汙油脂。小孩幫忙 把面膜紙黏在紙上,增加厚度,然後收集一些廣告單,練習剪了許多的小紙片,將它們排列組合貼在面膜紙上,變成每張不同的臉,有小孩說這樣很像買來的面具呢!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