實際到漁村走了一回之後,大家對漁業有了一些實體的概念。
不過這次旅行中讓大家津津樂道的體驗:挖文蛤、養蚵、設陷阱、養殖魚塭……只是漁業的一小部分,以距離來分,養蚵、養殖魚塭算是「養殖漁業」,挖文蛤、設蜈蚣網算是「沿海漁業」,更遠一些還有「近海漁業」、「遠洋漁業」,每次出港作業可能要一星期、一個月、甚至半年才回來。

而以作業方式,又可以依網子的種類細分成更多種,例如:牽罟、定置網、火誘網、圍網、延繩釣、拖網……,一捕撈的環境、捕撈的種類選擇適合的網子,例如火誘網是利用魚群的趨光性在夜晚作業,若在太深的海面或深海魚類就派不上用場;延繩釣則是專攻單一種類的魚,例如釣鎖管,就會使用延繩釣;現在環保意識抬頭,各種魚類大小通吃的拖網就較少被使用了。

而說到臺灣有名的幾種養殖漁業:臺灣鯛、虱目魚、蚵、鰻魚……等,也因為這次戶外教學有實際見到、吃到,大家的印象也更為深刻,想對牠們認識更多。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