諾瓦小學 諾瓦幼稚園  
諾瓦幼稚園 | 方案課程 | 課程紀錄





   

上學的路線圖 (2010/04/06~2010/04/09)

上一篇列表下一篇




繼火車鐵路後,我們回歸孩子們每天都會接觸的路面。班上最多孩子是從高峰會乘車到學校,孩子們很熟悉平常上學的路線,哪個路口轉彎?哪個高速公路接哪裡?怡萱老師搭車的時候,利用DV將路線拍攝下來,與孩子們討論。「我們是上國道1號。」「有接快速道路。」「高速公路的紅綠燈耶!」「高速公路沒有紅綠燈,是之前的紅燈。」看著影片,孩子們研究起旁邊的路名、還有交通標誌的意義。並且記錄下來,畫下我們的上學路線圖。我們也深入討論著我們台灣的高速公路。

「我告訴你們,高速公路有分1、3、5是南北向,2、4、6是東西向。」宇辰和宜家說著。
「是梅花圖案的,梅花3就是北二高、和南二高。」立軒說。
「我認識中山高。」家翰說。「中山高就是國道1號。」立心補充說明著。 「古時候的人習慣將第一條取各叫『中山』。」宇辰說。
「為什麼國道3號要叫作北二高?」葭澄覺得很奇怪。
「因為1的第2個。」乃昀說。
「1接著是3,所以是第2個。」建華也一同分析著。
「1號也可以接到北二高。」立軒說。
「那5號在哪裡?」孩子問。
「要找國道5號要先找國道3號,因為是從3號分出來的。」宜家說。
「國道5號,地圖上看起來很短,其實很長。」宇辰說。

我們查詢著台灣高速公路的資料,南北向的國道以奇數編號,國道1號是中山高速公路,是台灣第一條高速公路,我們從小p提供的高速公路地圖上尋找,用線貼起來,它的前身是麥帥公路。國道3號是大家稱的北二高、南二高,是福爾摩沙高速公路。國道5號是蔣渭水高速公路。我們在地圖上找不到國道7號,幾天後,立心爸爸告訴我們還沒有國道7號。原來我們少看了資料的後一段,是從2011年才會施工。所以我們現在的地圖並沒有國道7號。東西向則是以偶數編號,可以聯絡國道1號或3號。從地圖上來看,孩子們猜測著,如果要去某個地方,要走哪條高速公路比較方便呢?

「保先說『要蓋高速公絡到大陸去』。」蔡蔡說。
「那要挖海底的洞,才能接過去。」立軒說。「對,是海底隧道。」乃昀說。
「高速公路很方便,要把台灣蓋的到處都是好了,蓋到全世界。」諺勳說。
「不過都蓋滿了高速公路那房子怎麼辦?」諺勳發現自己剛那句話的問題。
「對,好問題。我想的和你一樣。」家翰說。

高速公路便利了我們的生活,可是相對的也破壞了一些生態,孩子們似乎意識到這一點。孩子們說到國道5是否要繼續延伸到花蓮的時事議題時,一開始全班舉雙手讚成,「這樣我們以後去花蓮就很快了。」「可是樹要被砍掉。」「對,那就不環保。」「那還是不要蓋好了,現在去花蓮就很快了。」

我們之後,看了一段雪山隧道的建造工程:Discovery與交通部合作,為雪山隧道拍攝紀錄片「建築奇觀:台灣雪山隧道,雪山隧道不僅有兩座主隧道,還有中間的導坑、還有人行聯絡道、排風系統,當初建造時也是困難重重,數次遭大湧水淹沒。最後用傳統的鑽炸法(小p說:用炸彈炸開山再跑走喔。)在施工期間,還有部分工作人員因此殉職。

道路除了國道,還有省道,又分一般省道、省道快速公路,稱作台___線。

「66號會到大溪。」葭澄說。「那是快速道路。」立心說。
「紅色是快速道路的圖案,藍色是省道。」宇辰說。
「我還有看過一種長方形的。」博翔說。

台灣的縣道是從101開始編號、還有鄉道。孩子們將我們查到的資料,記錄在自己的主題本裡面。孩子們現在除了利用繪圖的方式,還會開始「仿寫國字」來作紀錄。隨著我們注音符號的課程,我們規劃,下次作紀錄時,也利用注音的方式,讓孩子們的主題課程紀錄本更完整。



 

上一篇列表下一篇


彩虹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