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家分享一下水煮蛋實驗的心得--
朝瑋:昨天是做水煮蛋實驗,有用水煮還有用溫度計
小小:是水煮煮蛋,是用瓦斯爐煮喔!
育瑄:用溫度計可以看溫度
為什麼要看溫度呢?
陳彥:煮太久會爆掉,俊維:是會爆炸,以樂:會烤焦,朝瑋:鐵會跑出來,
丞軒:有5分鐘的,幃翔:有65℃要拿起來一顆蛋,芃葳:有100℃要拿一顆蛋的,
澄澄:有80℃要拿一顆蛋的,家睿:有100℃+5分鐘再拿一顆蛋的。

為什麼要看度數呢?
新昱:是看溫度計,韶玲:上面有數字
宥文:上面有1~6 ,沁生:他說上面有1~6
朝瑋:是10、20、30… ,浩宇:100上面是1、2、3、4、5…
幃翔:90、…奕廷:1是10度
溫度計上除了度數,還有紅色的線代表什麼?
正煒:紅色的線越高越熱
看紅線跑到哪?65℃要怎麼看?
家睿:是60到70之間就是65℃
度數之間有什麼差別?
俊維:是要看蛋黃不一樣
65℃的蛋黃和蛋白的狀況?
旻歆:蛋白凝固了!
正煒:蛋黃沒有凝固
庭葳、小傑:這是65℃的(蛋白很像蒸蛋,蛋黃卻還沒凝固)
再來80℃的蛋黃和蛋白的狀況?
以樂:溫度計上是80℃
正煒:蛋黃只有一點點凝固(蛋白已凝固,蛋黃開始凝固但未完全凝固)

這樣的蛋可以吃了嗎?
振源:可以吃阿!,陳彥:那60℃可以吃嗎?
100℃和80℃的水煮蛋比較?
100℃幾乎完全凝固
100℃和100℃+5分鐘之分別?
澄澄:蛋黃的顏色不一樣
家彤:100℃的蛋黃已經凝固(100℃+5分鐘的蛋黃會粉粉的,生的蛋黃會黃黃的)
幃翔:顏色不一樣
一直煮的和100℃+5分鐘的蛋之差別?
一直煮的會變成全熟,像滷蛋和茶葉蛋的蛋黃就是粉粉的
蛋白和蛋黃易熟程度?
梓翊、旻歆:蛋白比較容易熟
蛋白幾度時開始變熟?
梓翊、黃薇:60℃
60℃~65℃的蛋黃熟了嗎?
答案是還沒有, 80℃的蛋黃只有一點熟,100℃的蛋黃熟了,一直煮的也熟了!
蛋黃需要煮比較久嗎?
庭葳:蛋黃要比較久
實驗中我們必須利用什麼工具量溫度?
乖乖、盛鈞:溫度計
魚肉蛋豆類--奶蛋類
在柑仔店觀察過有機蛋之後,我們從大家最常見的雞蛋開始,大家討論起所認識知道的蛋有哪些呢?有雞生的蛋,蛋殼的顏色有白色的,也有黃色、咖啡色的,為什麼會有不同的顏色呢?是品種的關係,宥文說:是不同種的雞蛋,說到種類,目前我們知道一種是蛋雞,是專門下蛋的雞,另一種則是土雞或是肉雞,專門提供雞肉的來源,若是土雞下的蛋,因為它們吃的東西不一樣,所以蛋的大小顏色也會不一樣,我們可以從蛋殼顏色來判斷。
那要如何才知道蛋是否是新鮮的?如何判斷雞蛋壞掉了?
黃薇說:會過期!(有的雞蛋在購買時盒子上會有保存期限)
有時候也會遇到蛋裡面出現小雞的狀況,這時蛋就不能吃了,我們一起來認識一下雞蛋的構造吧!由外觀說起,有蛋殼、卵殼膜、繫帶、蛋白和蛋黃。奕廷說:卵殼膜很像肚臍!小傑說:卵殼膜是透明白白的!
若是雞蛋不新鮮,再打蛋時可以仔細觀察,若是繫帶斷掉後,就會發現蛋白和蛋黃混在一起了,新鮮的蛋,蛋黃和蛋白應該是分開的,不會混在一起,這也是一個判斷的方式。在家裡觀察媽咪烹飪蛋的方式,蛋遇到熱時會變熟了,顏色就會變成黃色、白色的,而且會變軟、凝固的樣子,生蛋白是透明的(小傑說),遇熱就會變成白色(奕廷說)凝固狀。
除了要觀察蛋遇熱的狀況,我們也來說說看蛋可以做什麼料裡呢?
小小說:可以炒蛋,澄澄說:荷包蛋,家彤:蕃茄炒蛋,
正煒、盛鈞:煎蛋,梓翊:蛋包飯新昱:蛋炒飯,陳彥:蒸蛋,
家睿:水煮蛋,朝瑋:蛋糕,黃薇:蛋餅,小小:合菜戴帽
韶玲:杯子蛋糕,幃翔:三明治夾蛋,俊維:雞蛋布丁,

這是大家知道的蛋料理方式,接著我們要來進行水煮蛋的實驗,測試蛋在各種溫度下的變化,也會試做蒸蛋以及布丁的蛋料理喔!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