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們把小孩量身的結果,將其表格化並且貼出來,大家關切的站在表格前討論數字的差異。趁此機會大家也玩起數字比大小的遊戲。大致上,小孩辨認兩位數的數字無多大的困難,比較會出現的狀況是數字順序唸顛倒。討論到關於會看數字的好處,小孩最有經驗的是跟家人到
大賣場採購時,商品促銷價錢寫在紙上,讓人一目了然,或是到便利商店要買玩具或其他物品,都要看懂價錢,才能結帳。數值的大小比較,透過生活中實例,孩子便能較快清楚地理解。
量身小插曲
被量身的小孩假裝當模特兒,剛開始被量時很不習慣,因為布尺和幫人量身的小孩(我們稱小裁縫師)的手會動來動去,被量的人常常癢到受不了,不斷咯咯的笑著,作勢要逃!而拿著布尺量的人,會一直不停的說著:你不要動啦!嗨喲!...,因為布尺要拉直才能量的準,有的小裁縫師太用力拉,被量的小孩直喊:你拉好緊,我快不能呼吸囉!不管是當裁縫師或是當模特兒的人,都需要技巧與忍耐的功夫,要顧慮客人的感覺,一場量身活動就在輕鬆愉快但又確實追求數據的氣氛下完成。
量身數字記錄

小孩也利用這些量身後出現的數字,對應身體各處所測量的部位予以紀錄,記錄表格裡有一欄是姓名欄,小孩可以畫圖代表或寫上名字。會有這欄的產生,是因為有些孩子平日圖畫時,會在背面或角落畫自己的名字,光只認得自己名字的字已經不能滿足他們的需求。每天看工作櫃的名條,許多小孩已經非常熟稔,有時見我們幫眾小孩寫名字,小孩也會仿效想要自己試試。所以,小孩用自己的方式來填寫姓名欄,用圖案代表或是名字皆可。所以,有些人是畫上形狀符號代表自己,有人像畫圖般畫了自己的名字,結果都非常有趣。

戲服製作
經過量身後小孩開始著手縫製戲服,大家的角色有公主、巫婆、天使、怪獸、變形金剛、蜘蛛人、忍者、妖怪、原住民等。大家從一堆家長捐贈的舊衣及布料配飾裡挑選材料,想演公主的小女生,對花花的裙子或是紗紗的布料特別感興趣,翻開大家畫的公主服設計圖,都繪有長裙、膨袖、蝴蝶結、珠子等元素。因此,我們從現有的裙子來改造,不管是素面或印花色都是不錯的基本型,大人的裙長套在小孩身上就變成連身裙,裙子的內裡也可拆下來變化,像是剪開做裝飾便可以做成披肩。硬挺的薄紗扭轉縫上暗扣,就能變成穿脫自如的披紗,素色裙子剪開做袖子再重新車縫就變成一件洋裝。平日我們也收集不少亮片、珠子、蝴蝶結、別針、織花、緞帶等材料,此時皆派上用場。除了小女生開心的翻揀這些東西,其實小男生也很喜愛,他們端詳的很仔細而且不斷表示哪個很好看,或是讚嘆某樣飾品太漂亮了,有的人還會放在身上比比看如何。其實小孩對亮晶晶的東西特別感興趣,只要看到有光澤的飾品,常常忍不住拿起來把玩細看呢。
許多孩子從未有過縫線的經驗,我們特地準備不織布先讓大家練習,因為不織布材質厚挺,針又好穿透,拿來縫線很容易,小孩輕輕鬆鬆便將一塊不織布縫成小錢包。並且非常得意自己完成首件手縫作品,更在小錢包裡面裝了心愛的玩具、髮飾、貼紙、小卡片等隨身小物,扮家家酒時派上用場。還有孩子回家後,晚上立刻動手在自己的衣服上加縫一個大口袋,隔天穿來給大家欣賞。做戲服需要花點心思和時間,但大家都好期待,賣力的拿起針線東縫西縫,把自己想法縫進衣服裡。

▲實際做戲服的同時,小孩對自己的戲服有更具體的想法,於是將它們的樣式、綴飾、花色更細緻的描繪出來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