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們認識有關哺乳類動物的基本構造後,也從埔心牧場的動物中有更深的接觸。接下來要進入牧場的動物,屬於鳥類的雞、鵝、鴨等…。從介紹「母雞」的書上,知道雞的外觀結構,例如腳上有爪子,翅膀、喙等是最明顯的判別特徵,雖然牠是鳥類,但是卻因體型較大、在地面生活久了,已經不會飛了。
我們從雞的嘴巴-喙去瞭解雞的食性。喙是沒有牙齒、尖而堅硬的。因為牠要尖才能啄取草叢、泥土中的蟲。若是扁平、寬闊的嘴是無法吃到蟲子的。母雞和公雞的外觀不一樣,公雞有長翹的尾巴,較亮麗的外觀,以吸引異性。母雞則是較簡單的羽毛色系,並且母雞中會有一個去管理其他的雞,若有食物出現時,會去啄其他的母雞,以爭取食物等…。平均一隻公雞會配十隻母雞左右,在這樣的情況下,經由交配後生的蛋是可以孵出小雞,但是如果是飼養在養雞場固定間隔的雞,所生的蛋是不會孵出小雞。而公雞會防禦其他的公雞,以增加自己後代的繁殖率。

於是我們到學校的雞活動場所,觀察雞的生活。我們先撒了一些飼料,想找找看那一隻是母雞的隊長?於是食物落地時,所有的雞的低頭拚命找食物吃,根本沒空去啄別的雞。所以書上的資訊不一定適合學校的情況。因為我們飼養方式是放養,在廣大的空間中,還有別的食物來源。所以較沒有互相爭奪的情形,大家只顧著忙著找食物。不過我們的母雞有十幾隻以上,公雞只有二隻,所以比例上是和書上差不多的。
我們的鳥類鄰居-台灣藍鵲
有天下雨的早晨,大家在討論時,聽到鳥鳴聲,原來教室外的那棵大樹上停了許多鳥,仔細一瞧是台灣藍鵲,看到長長的尾巴懸在樹枝上!於是孩子搜集了鳥類小百科、台灣鳥類全圖鑑等…書,想從書上對藍鵲有更多的認識。經由所有資料,可以知道藍鵲是屬於「鴉科」,外觀有黑、藍的顏色外,最明顯是占身體三分之二總長度的尾巴很長,羽末呈白色。因為受限尾巴,所以只能直線飛行,會用雜草、樹枝築巢。牠們是集體行動,會保護巢的安全,第一、二代的哥哥姊姊還會幫忙照顧後面出生的弟弟妹妹。是個很團結的鳥類,並且是一夫一妻制,和雞不一樣喔!除此之外,藍鵲喜歡生活在300公尺至1200公尺的丘陵或山谷,喜歡闊葉植物、果子等…,會捕食小動物。常出現在有竹林、果樹、農園等的地方…,所以我們學校擁有大多數(幾乎全部)的條件,才能和牠們做鄰居喔!
因為藍鵲的外觀有鮮艷的色彩很漂亮,所以孩子喜歡看著鳥類的圖鑑,仔細研究牠的外觀和特徵。為了可以更近距離的看到牠們,於是語真、宜庭帶了望遠鏡來,並且練習使用,那個鏡頭靠眼睛,如何對著標的物觀看,熟悉望遠鏡的使用。希望下次藍鵲出現時,可以看得更清楚,更有真實感!
喝羊奶
上次我們擠了好多的羊奶,可惜那次裝羊奶的盆子沒消毒,並雜著許多牧草,於是無法飲用,只好貢獻給小樹了。這次終於等到天氣好,又有羊奶可擠的時候。於是我們帶了餅乾去,並撕成小片餵雞吃,雞就不會一直靠近羊,影響擠羊奶的活動,並且不餵草,以免落在羊奶中。另一邊則用鋼鍋接著擠下來的羊奶,並且準備 蓋子要蓋起來,減少接觸空氣。當擠完後,趕緊蓋上蓋子,帶回教室。趕快用鍋子裝熱水加熱,把羊奶的鋼鍋放進熱水中隔水加熱。水沸後,繼續加熱好一陣子後,取出放涼。於是大家吃過午餐後,裝了一些羊奶喝。味道非常濃郁,大部份的孩子說好好喝,有一個說有Yuki的味道耶!不過是很新鮮的羊奶,也是非常營養的補充品。
皺紋紙撕貼畫

平常習慣用筆畫畫的孩子,這次用皺紋紙來畫畫,是很不同的感覺。首先,要用白膠加水攪拌成白膠水。接下來,選自己要用的皺紋紙顏色,撕成一片片排列成各式圖案。排好後,再用水彩筆沾白膠水,讓紙服貼在圖畫紙上,並且可以和同學交換顏色,變成各式不同的圖案。每個人貼出來的感覺會不一樣,並且每個人的特色不一樣,但都是用心完成的好作品!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