諾瓦小學 諾瓦幼稚園  
諾瓦幼稚園 | 方案課程 | 課程紀錄





   

白頭翁 (2011/04/06~2011/04/08)

上一篇列表下一篇



放完假的第一天,在小豬波波班的新客人白頭翁是隻被飼養在籠子裡的小鳥,於是請牠到我們教室住三天,讓大家可以跟親近鳥兒,並且觀察牠。 剛開始,鳥似乎在熟悉教室的環境好像有點不同,孩子為了可以讓牠不害怕,所以安靜的在一旁看。漸漸的白頭翁開始發出牠清脆的聲音。並且類似像巧克力的音頻,讓孩子開心的發現鳥鳴也可以這麼有趣呢! 孩子查了小百科和圖鑑,知道白頭翁不僅有像巧克力的鳴聲外,牠是生存力很強的鳥類,從平地到海拔二千公尺都是牠的分佈地。從近距離可以看到白頭翁的外觀特徵是頭頂白色,身體褐色,翅上有橄欖色。而且橄欖色面積不大,近距離更可以看得清楚。另外飼料是含有蝦粉和蟲粉的動物性食物,因為白頭翁平常吃蟲子和槳果類。所以飼料要和平常掠食的食物相近營養才會足夠。除了進食,白頭翁會排糞便,而且量多,所以底盤墊了廢紙吸收糞便。

孩子每天圍在籠子邊,隨時注意白頭翁的動靜,並且期待聽到牠鳴叫。到了週五終於依依不捨要送牠回小豬班了。於是孩子開始幫牠打理。除了刷洗水盒,補充飼料外,還有堆到鳥糞的底盤,孩子也沖洗、刷的得乾乾淨淨,讓牠回家去了!

托哥巨嘴鳥

送走白頭翁後,我們也一起認識學校的阿鳥。於是查過資料後,知道牠的名字叫托哥巨嘴鳥,又稱鞭苔巨嘴鳥,是體型最大的巨嘴鳥。因受制體型,所以只可以短距離飛。不過占了身體三分之一的嘴很大,但是沒有牙齒,所以餵食阿鳥時,要把水果切成很小的丁。因為怕阿鳥噎到,不好消化。同時,我們去廚房,幫阿鳥的楊桃切成小丁,孩子們細心的把水果切小丁,並且會問「這樣可不可以?」擔心切太大,不好進食。當全部切好後,帶去阿鳥的家。把楊桃裝在碗裡,大家在一旁等牠去吃。果然過了一會兒,阿鳥就跳到碗邊,用喙挑起水果,並快速的吞下去,享用孩子為阿鳥準備的愛心水果了!

雞籠坑步道

週四天氣很好,而且最近教室前較少發現鳥的跡影,所以去雞籠坑步道,那是一條在學校附近的原始林步道,除了有很多的樹外,還有一條小溪,而且沒有人為的破壞,是個非常自然的環境,可以探險發現生物的?跡!孩子們帶著興奮的心開始出發了!走了一小段路,開始進入樹林區,蔭涼的樹下帶著涼爽的風,吸著清淨無比的空氣,真是個散步的好地方!走在小路間,旁邊有小溪,眼睛好似雷達的孩子,開心的發現溪的另一邊有鳥類。仔細觀看,有二隻已經和土坡的顏色幾乎一樣的二隻鳥在地上行走。褐色的羽毛,體型比一般鳥類大。發現人類的牠們循循的走入矮樹叢中。另外再往前走,發現有隻橘色喙的鳥在樹上,體型比藍鵲小,也可能是剛長大的藍鵲。在樹上還有發現碗狀有草根的鳥巢站,在一些樹上還有呈椎狀包覆住的,用望遠鏡看,可能是螞蟻的窩,除此之外,孩子發現了蜘蛛網、蜘蛛等…,並且發現很多的蕨類,稱它是恐龍的食物,是恐龍的家呢!

回去查書後,褐色的鳥類是竹雞,體型大,不太會飛。住在樹叢、灌木叢裡,屬雜食性。聲音呈「ㄍㄧ夠怪」的叫聲,這和我們教室前常聽到的一樣。所以教室前的草坡間也有竹雞喔!經過資料翻找後,發現喙是紅色的鳥類幾乎沒有,所以無法確認牠是什麼品種。不過經過這次探險,孩子們對鳥類有更深的興趣,而且會熟悉外觀特徵後,去翻閱、查資料呢!




 

上一篇列表下一篇


艾瑪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