測高度
上週開始飼養小雞後,大家賣力的照顧小雞,在週休二日後來到學校,發現小雞怎麼長大好多!於是讓我們想知道小雞究竟長多少,長多高?於是孩子想到可以用尺測量。所以我們決定好固定測量同一隻小雞。於是選最好辨別的米白色小雞。孩子用尺放在小雞的身邊測量觀察,雖然小雞會不停的晃動,但取一個站最直的時候目測,測得出生三週的小雞身高有19公分,腳有4公分。後來有媽媽提議可以量小雞的體重,讓我們興起了量體重這個不錯的方式,更可測出小雞生長的數據。
秤重量
我們有磅?,但是要如何讓小雞站在上面,不會掉下來又可以量?於是要找一個容器放在磅秤上讓小雞站立。於是孩子找尋可以使用的工具。有些太小,有些太淺,小雞會跳出來,東找西找,似乎要花點心力。過 了一會兒,孩子從玩具箱中,找到拼組式的玩具,並且快速的組成了一個方型的盒子,不但大小可以自己控制,高度也可以自己決定喔!於是把盒子放在磅秤上,歸零後再放上小雞,並觀測上面的數字,是100後的六小格半,也就是165公克的重量。測得數據後,孩子畫了一個表格,再列項目寫上,包括小雞的成長週數,身高、腳長及重量,並且寫在第3週的那列,就可以清楚的看出來。但是第一週的數據,就要到辦公室量第二批出生一週大的小雞,測得高度是14公分,腳長2、5公分。第一週和第三週的大小體型就差異很大了!
想辦法解決問題
除上之外,孩子用溫度計放在箱子中,量出溫度是二十九、三十度,不會太冷。並且每天為小雞添加飼料。但是飲水器中 還是會出現一些紙條,水變濁了。每天要倒掉水有些浪費,於是把水吊在樹枝上懸空,果然就沒有紙掉進去了!週二早上孩子進教室時發現小雞跳上來站在箱子上緣,已經可以跳這麼高了,但擔心牠跳走,還會大便在教室裡,所以找了塑膠墊和紗網蓋在上面,讓小雞無法跳出來。
逗趣的小雞
小雞已經會飛跳了,所以白天可以把牠放到教室前曬曬溫暖的太陽。孩子把小雞捧到教室前,並把飼料放在地上讓小雞可以吃。反而突然改變視野的小雞不習慣,不斷靠在門邊或角落,並且會四隻走在一起,顯得有些緊張。孩子陪伴著小雞,並且發現小雞走著走著,還會張開一邊的翅膀,拐著一隻腳,讓一邊的身體貼住地面,讓孩子們緊張是不是受傷了?後來小雞又會站起來換邊接觸。後來觸摸過地面後終於知道,原來是要貼著溫暖的地面讓身體溫暖,小雞真是非常逗趣可愛!
隨著小雞的長大,雖然大家辛苦的為牠清理,但是進教室後,仍然會有一股味道,讓孩子趕緊打開門窗透氣。後來我們找到更多報紙,把箱子底層加厚,可以吸收更多排泄物,不過只要一個晚上就堆集了很多了。

為了減少排泄物堆積,及讓小雞有更大的活動空間,於是孩子每天把小雞捧到外面,開始清理箱子,添加飼料及水。在教室外的小雞會不斷往教室走進來,會認識熟悉的環境及味道。但是為了不讓牠進來排泄在教室裡,於是孩子推了鞋櫃擋住通道,並且用椅子放在外面,並架了燈,把水及飼料放在旁邊,小雞會聚在椅子旁休息、進食。等到放學前,我們再把小雞捧回箱子裡。
由此可知,以前的人養雞是不會像養狗和貓,飼養在屋內,會在房子外另蓋雞舍,因為雞的排泄物很多,而且味道重。
艾瑪高鐵
孩子喜歡水谷式教具的體能遊戲,可以組合變化多種方式,而且百玩不厭呢!這次我們組成一直線的艾瑪高鐵,除了不同高度的行走前進,還有會左右移動的山洞(呼啦圈),要計量好時間後,才能往前通過不致卡住,再小心的依不同寬度的木條行走,走完後再從頭開始,真是有趣又有挑戰的遊戲呢!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