因為紅土真的很黏,使得桌面清理起來真的很麻煩,大家搬了一個大木板回來,成了我們玩黏土遊戲最方便的活動檯面。小孩先把土搗爛,再拿來捏比較容易。有的小孩拿到土之後,加點水開始很仔細揉搓,很快的紅土表面泛起一層亮亮的光澤,然後就可以塑型。但有時候土搓太久,很快就乾掉,表面就開始裂開,也無法延展彎曲,有的小孩則是把土加很多水搓揉,土的黏度加強不少而且彎曲時也不斷裂。有的小孩一開始會習慣把土剝碎碎的,一小塊一小塊把玩揉捏,感受它的觸感。感受過土的特性後,有的孩子開始用手搓出方形和圓形堆疊,有的人是迫不急待的捶打土,將土打平壓扁,然後露出滿意的笑容。
之前孩子表示想做像積木一樣形狀的立體塊狀,可是實際做時,卻困難重重,表示做不起來,所以大家改變方向,先以自由創作為主。既然有小孩喜歡玩將土壓扁扁的遊戲,那不妨在上頭用工具刻劃圖案,增加趣味。有的孩子用手指把土的表面抹得很平整後,才願意開始刻畫圖案,有的孩子則是以表面有沒有裂開的紋路為依據,有裂開的痕跡,趕緊加土,修補一番,總之,利用紅土大玩特玩一番後,孩子各自完成充滿特色的作品,大家覺得很新奇,挖來的土也可以這樣玩。

此外,我們講述一個泥水師傅蓋房子的故事,早期的房子多數是運用磚塊來蓋,磚塊使用的原料也是土,但因為它們有燒過,變得十分堅硬。但也有黏土做成土塊經曬乾後,直接蓋房子的做法,我們現在正仿效這樣的做法拿土來做東西,會有甚麼結果出現,有小孩提到這些土可不可以燒,必須還要看它們乾後的狀況再決定。
◎打麻糬拍
大家最近搗土搗出一番樂趣,其實以前的人在蓋房子的時候,也有在泥土中混入糯米漿,增加泥土的黏性的做法,然後蓋成堅固的房子。而糯米也可以利用搗打方做出黏呼呼的麻糬出來。準備的材料很簡單,有糯米、食用油、花生粉、芝麻粉等,搗米才是重頭戲,我們預先糯米煮熟,請大家先DIY搗一部分,體驗看看,小孩用手一拍一打,很快的就把米搗爛, 但距離變成麻薯還要下段功夫呢!之後把糯米放到鋼盆中,小孩手中拿著?麵棍棒,一上一下捶打,一邊打還要加入食用油,這樣黏黏的麻糬才不會沾在木棍上,打的時間越久,孩子發現鍋子裡的糯米變得越來越光滑,而且越打越吃力,本來一粒粒的糯米,變成一大團白白的,像麵糰一樣很黏很黏的麻糬了。好吃的麻糬的製作過程是要花費一番功夫和時間的,最後辛苦完成的香Q麻糬,沾上了甜甜的花生粉還有芝麻粉,大家吃起來特別的有滋味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