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家使用紙捲搭蓋出建構性的房子支架,接著小孩想要在上面加上土,看起來會更有感覺,這次我們想讓大家嘗試用不同的素材來使用,所以介紹使用紙黏土。雖然它不是真的土,但 是觸感挺像較硬的陶土,乾掉後也會變硬。我們找到製作紙黏土的書,裡頭有製造配方,紙漿加上黏土和漿糊。小孩通力合作把報紙撕或是剪成小塊,過程中很多人是又撕又剪,撕累了就用剪的,剪到手痠了就換成用撕的。我們也發現,平常小孩會練習用剪刀剪開餅乾糖果的包裝袋,不用我們幫忙,也常常做剪貼的工作活動,明顯的剪東西的技巧越來越好,手法超順和超俐落,較少用又剪又拉的方式把紙扯斷,最後大家把剪好的碎紙收集起來,放入大盒子裡泡水。為什麼要將紙泡水?小孩表示紙會像種子一樣吸水長大,將碎紙泡水經過一個晚上後,大家再觀察,發現紙都變得軟軟的,摸起來還會沾附在手上,好像有了黏性一般。接下來我們拿出打紙漿利器-果汁機,果汁機為什麼可以打果汁,為什麼我們要拿來打紙漿?因為它裡頭有機關,大家看到果汁機裡面有裝很鋒利的刀片,當食物放進去,蓋好蓋子,插上插頭,再按鈕,刀片就會快速旋轉,瞬間就把食物切很碎。小孩都有看過果汁機轉動的樣子,所以不難理解。藉這個機會,我們也和大家宣導插頭、插座使用的安全事項,避免發生意外。
小孩體驗操作打紙漿的過程,首先把碎紙和水一起放入果汁機裡,有些小孩很心急蓋子還沒蓋上就要按操作鍵,差點會讓紙漿滿天飛舞。所以我們又再次提醒大家安全有效的使用電器用品,才會有幫助,不然很容易造成麻煩,一定了解使用步驟並操作。小孩看著果紙機隆隆作響,快速的將碎紙打成紙漿,覺得很神奇,但也有的小孩一開始不敢按鍵讓它轉,我們帶著他的手按下去開始,有了開始,小孩就不會那麼害怕,最後還很挺開心的去完成。
小孩也發現果汁機打碎紙時,水量一定要夠,不然碎紙會卡在刀片上,打好的紙漿還要過濾,所以把紙漿倒在紗網上讓水滴落,最後收集一定的量,小孩把紙漿中多餘的水分擠乾,擠乾的紙漿小孩形容很像灰色的泥巴,顏色雖不怎樣摸起來濕濕涼涼卻不黏手,好奇妙的感覺。
後來我們加了陶土進去揉捏,紙漿開始有了黏性,原本我們要用白膠取代漿糊進去攪拌,但是怕白膠乾很快,所以還是等到要用時,再加漿糊進去和。隔天大家把漿糊擠進去用,小孩之前都沒過漿糊這東西,一直問這是甚麼,等到手碰觸後,才感受到漿糊濕濕涼涼糊糊黏黏的特性。紙漿經過加料後,真的變成紙黏土,可以塑形了!
◎紙黏土創作
大家把紙黏土撕成一塊塊壓扁,貼在之前做的紙捲上面,這算是較精細的動作,有些孩子很細心的將自己蓋的柱子、牆壁一層層包覆連結,讓整個建構作品質感提升不少。有的孩子則遇上一些問題,還不會拿捏紙黏土的量,一整坨一整坨的壓在板子上無法成形,所以我們教孩子分土、壓扁、黏覆的方式,幾次練習之後,小孩掌握到要訣,慢慢的就把作品完成。等到紙黏土乾掉後,就可以上色了,這和玩紅土和陶土所呈現的效果不同。小孩很期待它們乾後,可以塗色的工作。
◎陶土捏塑
很多孩子從一開始不敢摸這些濕濕黏黏的陶土,到現在可以很專注的用小手壓、搓、揉、打、拍疊等進行創作。當然基本功大家也都沒有忘記,要塑型前要先揉陶土,把陶土裡面的空氣揉出來,之後在燒的過程中才不會龜裂或是爆開。第一次做時,有幾個人做臉的造型,把五官、頭髮都黏貼上去,樣子充滿童趣可愛極了。有些小孩超愛搓圓圓的球,有的則是搓出許多長條堆疊成一座小山,也有很多小孩做圓圓鼓鼓或是扁扁的形狀,疊成像漢堡形狀的食物,也有人做車子。因為陶土十分柔軟,也相當富有延展性,較不黏手,可塑性強,小孩做起來比紅土容易多了。

在分享過大家的作品後,我們有了新想法,大家既然喜歡搓圓和長條不妨拿來製作陶珠,之後再來上色、串珠,好玩又有裝飾目的。小孩想到可以做成項鍊,不管男生女生都表贊同,還說要串珠做成項鍊送給媽媽呢!
大家先捏一點點陶土到手掌中,開始像搓湯圓一樣,把陶土搓的圓圓的,有孩子說:好像貢丸,有大有小琳瑯滿目,每個孩子都很努力,有的孩子真的可以把珠珠搓的又圓又光滑,當珠珠的數量夠了,孩子們就發揮他們自己的想像力繼續創作,不管是在捏珠珠或是捏塑的過程中,孩子會互相觀察對方怎麼去捏,甚至彼此間還發揮了團結合作的精神互相幫忙。最後當珠珠都搓完後等乾些,接下來就是要將珠珠穿洞,我們教大家用竹籤穿過捏好的陶土珠珠,這樣之後才可以將繩子穿過珠珠做成項鍊,孩子慢慢的把每顆珠珠都穿好洞,過程中有的人因為力道的掌控度不同,所以有的竹籤穿兩下就斷了,或是竹籤沒有刺穿珠子,或是竹籤從珠子邊邊刺過,陶土也隨著斷裂,大家修改做法漸漸的改善了這些問題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