諾瓦小學 諾瓦幼稚園  
諾瓦幼稚園 | 方案課程 | 課程紀錄





   

調味料 (2011/03/14~2011/03/18)

上一篇列表下一篇



烹調的食物要好吃,調味料往往是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,而小孩對調味料又有哪些認識?先請大家分享平日在家的用餐經驗,舉出曾用過或知道的調味料名稱。小孩最知道的是醬油、鹽巴和糖,因為吃水餃會沾醬油,媽媽炒菜也會放一點鹽巴,讓菜吃起來有鹹味,煮甜湯會放糖,才會甜甜的好吃。至於其他的調味料,大部分小孩則是略知,如加在酸辣湯裡的醋,有些小孩表示太酸的不敢吃。還有辣椒醬,好幾人聽到就搖搖頭,表示不喜歡吃辣辣的東西,本來大家皆有各自的喜好的味道,而適當的調味正是讓食物加分的一大關鍵。

調味料的種類十分繁多,除了小孩舉出常見的幾種外,我們也另外準備了一些,讓大家認識。小孩看到這些瓶瓶罐罐的調味料,很多人都表示,家裡都有這些東西!像是番茄醬、甜辣醬、醬油膏、香油等,這些大人烹調時也都會用到。這些調味料的包裝,都有一些安全設計,像是拉環和真空蓋。我們示範如何將它們拉開或是打開,並解說包裝上會做這樣特殊的設計的原因,讓買回家的人可以放心的食用。


面對著這些林林總總的調味料,有些小孩有意無意的讚嘆著,醬油很好吃喔!我也喜歡吃醬油膏呢!糖很甜,我在家裡都有吃!言下之意是大家想試吃調味料的味道吧!我們將這些調味料放入容器裡,請小孩一一試吃,沒想到醋的氣味太衝,大家一聞到味道,眉頭都緊皺頭別開,甚至用手摀住鼻子。像是糖、醬油、醬油膏、甜辣醬等調味料小孩嚐過後,幾乎都說好吃,還意猶未盡呢!但辣椒醬大家是敬謝不敏,看看聞聞就好,而香油獨特的香氣也受到部分小孩的青睞,直說好香味道不錯,家裡也有用過。嚐過這些調味料後,大家不只了解它們的味道如何,我們也進一步介紹它們的功能,像是為食物殺菌、延長保存期限、調味、增色和增香等。

教室裡有顆橘子發霉了,引起小孩的關注與好奇。食物發霉長甚麼樣子?小孩發現橘子上頭有白白綠綠的東西,輕輕壓橘子表面,橘子皮就破裂了!推測是橘子放在袋子裡,悶住了,加上濕氣重又沒有放冰箱所以壞掉。由此可知食物的保鮮十分重要,古時候又沒有冰箱,以前的人是如何保存食物?小孩提到放在冰裡或是給風吹乾,沒錯!另外還有種常被使用的鹽漬法,我們以蘿蔔脫水的實驗來說明。將一段蘿蔔中間挖空,填入鹽巴,過一段時間去觀察,會發現蘿蔔四周有水漬,而且蘿蔔裡頭也有許多的水分,放置時間越久,蘿蔔外圍的水漬變成一大圈,蘿蔔也明顯變得乾癟。其實這些水分是從蘿蔔本身而來,鹽巴可以讓蘿蔔脫水,製造出高濃度的鹽分環境,不利於微生物的生存,延長食物保存時間。除了鹽漬法外,有些食物是採用糖漬法來保存,像是將水果做成果醬。說到做果醬小孩都很感興趣,躍躍欲試,所以大家討論之後決定利用橘子來做橘子醬。

◎橘子果醬

材料:橘子10顆,檸檬1顆,冰糖150g。(一份橘子醬的量)
作法:
1.將鹽抹在橘子表皮,輕搓後再洗淨。
2.用匏刀刮下少許的橘子皮與檸檬皮 (只要表皮即可,內皮白色的部份不要 ,檸檬皮只需兩小片提味),切絲備用。
3.將橘子果肉外層的薄膜和籽除去。
4.用耐熱的厚底鋼鍋,加水、果肉、切絲的果皮、冰糖一起熬煮至收汁即 可。

活動過程:
小孩用鹽巴把橘子表皮搓洗乾淨,然後把皮剝掉,對許多小孩而言,這可是第一次剝橘子,所以一開始不知要從哪個部位下手,我們先幫忙剝個洞,小孩再順勢剝下去,就順利許多。有小孩邊剝邊發表感想,他說剝柳丁比較難,皮很硬很難剝,橘子皮較軟,很好剝。除了橘子皮要剝外,橘子果肉外層包覆的薄膜,也要去掉。這個動作就比較細膩些,力道要適中,不然果肉很容易碎裂,雖然不容易,小孩還是努力的幫橘子果肉去籽去薄膜,大家累積 橘子果肉到一定量後,便可以煮成果醬了!

我們使用冰糖,因為用原色冰糖做出來的果醬可以保有橘子原有的鮮豔色澤,而且我們做出來的果醬,室溫放三年也不會變壞或發霉,重點是要將水分析出,所以煮果醬的過程很重要,一定要將水分完全析出,才算完成。果醬完成了,等果醬涼後,小孩親手將自製的橘子果醬塗在吐司麵包上,開心的享用著,許多小孩表示橘子醬又香又甜,很好吃呢!自製的果醬少了化學及人工添加物,健康又美味,做法也不難,大家可以利用盛產時的季節性水果來製作(以含果膠較多的水果來做較合適)。





 

上一篇列表下一篇



小兔彼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