諾瓦小學 諾瓦幼稚園  
諾瓦幼稚園 | 方案課程 | 課程紀錄





   

聽!是誰的聲音?! (2010/09/06~2010/09/10)

上一篇列表下一篇




小助老師收集了許多不同的聲音,我們透過電腦猜猜看是什麼聲音呢?孩子們天馬行空的想像,沒什麼是所謂的正確的答案。

「槍!」小餅乾聽到達達達的聲音,立刻比出動作。
「是飛機,大飛機。」宇盛說。宇盛很熱情的參與,連續猜了好多的聲音。
「是大象。」翊智聽到動物的聲音,猜測著。孩子們開始模擬每個動作的姿勢。
「青蛙,跳!」小餅乾聽到青蛙的聲音。接著又想像著。「是蛋出來的聲音、是煮菜的聲音。」宥溱說:「我在家裡學青蛙跳。」
「這是什麼聲音啊?」宇盛聽到新的聲音,馬上提出疑問。
「是流水的聲音,嘩啦嘩啦。」 「我在聽好多聲音。」
「廁所的聲音,我有上廁所。」威辰說。
「是受傷的魚。」小餅乾想像著。
「我哥哥的腳受傷了,過年才會好。」翊智說。
謙謙逗趣的用手把自己的耳朵摀起來:「這樣聽不到了。」
「聽了別人收集的聲音,你想要收集什麼聲音呢?」小助老師問。
「我想要錄青蛙在水裡面咕嚕咕嚕的的聲音。」宇盛說。
「沒有青蛙!」小餅乾說:「要大象的聲音。」「我要猴子的聲音。」 「蟑螂的聲音?!」威辰說。
「謙謙想收集椅子的聲音。」謙謙說。
「兔子的聲音。」宥溱說。

孩子們似乎很喜歡動物的聲音。我們拿著錄音工具,散步在校園裡,收集著校園裡的聲音。我們走往羊房子的路上,「咕咕咕…」公雞伸長脖子賣力的叫著,孩子們眼睛為之一亮,每一個人都模仿了起來,小餅乾更用低沈的聲音,用力的叫著。還有羊的叫聲,孩子們彷彿說著動物間的語言,互相對話。

在草坪上,宇盛首先站上石頭上,大聲的唱著「嚕啦啦嚕啦啦嚕啦嚕啦咧。」的洗澡歌,我們順勢把孩子們的聲音也錄了下來。小謙謙自己編了一首石頭歌,最後還自己做結尾,孩子們就在草坪上辦起了石頭上的音樂會。

停下腳步,閉上雙眼「聽!是誰的聲音?!」成為波波班們的全民運動。

|步步艱辛的平衡木︱


在上完耳朵的構造後,我們發現耳朵裡有一個地方好像蝸牛的造型,原來裡面有一個叫半規管的器官,是掌管動態平衡的。所以,我們搬來平衡木讓小孩嚐試走走。

「不要蝸牛好了!我們是蜘蛛。」在走平衡木時,餅乾這樣說。
宥溱則嘗試帶著一顆球走過平衡木。
翊智說:「我等一下也要自己走。」


在大家都走過好幾次平衡木後,我們決定要加深困難度,將平衡木的寬度變小。而小孩也在這次活動中學會排隊的重要,按照順序的遵守遊戲規則。

「我是第一個自己走的。」宇盛在走過之後這樣說。
翊智在活動中提醒大家要排隊。
謙謙則要大家替他加油。他也不斷的變換動作通過平衡木,有時摸耳朵、摸鼻子、摸頭和拿蓋子。

|GO!打擊樂︱


下午起床,我們將好幾瓶的玻璃罐放在桌子上。小助老師問說:「誰要幫忙裝水?」小恩迫不及待的舉起手,並且去裝了滿滿的水回來。我們將水倒進玻璃杯裡,不同的玻璃杯裝進不同分量的水。

小恩看了看杯子裡的水說:「這個最高,這個最矮。」
餅乾說:「杯子是我們從那邊拿來的。」並站起來指向外面。
餅乾問:「要從哪裡敲?」
小恩說:「換我。從這邊一直一直敲。」

每個人都敲過以後,我們想不如搭配音樂來敲吧。 宇盛唱起小蜜蜂:「嗡嗡嗡....」 餅乾則唱了小星星。 謙謙則對經過教室門口的阿花老師唱起了「給愛麗絲」的旋律。

|分享的快樂-豬耳朵餅乾︱


我們讓小孩親自動手做一些餅乾,可以跟大家分享。剛好我們上到了耳朵,那不如來做個豬耳朵餅乾吧!我們先到廚房準備好器具,並請小孩幫忙清洗和擦拭乾淨。小孩們都搶著要拿東西去洗。到了洗手檯,有些小孩還沒輪到,就在旁邊等候。宇盛說:「什麼時後輪到我洗。」「別人洗好時,就換你了阿」老師解釋道。餅乾則在旁邊跟小助老師說:「這個是我拿到的,我要洗的」。原來小助老師不小心拿到餅乾的東西了。

洗好器具後,我們開始使用電子磅秤來量材料。小孩輪流使用電子秤,從歸零到秤重一手包辦。在過程中,小恩不斷興奮的說:「換我換我。」而謙謙則是相反的在旁安靜的觀察。量好材料後,接著將材料混合在一起。而小孩則分到一小塊的麵糰,自己做了特別造型。

餅乾說:「我做了一條長長的蛇耶。」
謙謙說:「球球,有兩顆球球。」

小恩則把麵團放在桌子上,用手指頭去壓麵糰。 接下來,小助老師幫忙將兩團的麵糰壓平,並把他們攤放在一起,像做壽司一樣的捲起來,並放進冷凍庫急凍。待麵糰硬了以後,小孩(老師在旁邊幫忙)再用刀子將麵糰切成一片一片的,放進烤箱烤熟就好了。而小孩不但要把餅乾袋回家跟家人分享,也分給辦公室的老師一起享用。這也是諾瓦一向東西要彼此分享的傳統。 。



 

上一篇列表下一篇



小豬波波